"一带一路"应用型海事人才研究院
Academy of Applied Maritime Talents of the Belt and Road

智库建设
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 “一带一路”应用型海事人才研究院 发展规划(2017-2020)

使命  愿景  目标  行动

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

“一带一路”应用型海事人才研究院

发展规划(2017-2020)

二〇一七年九月

前  言

自2013年9-10月,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发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倡议以来,研究“一带一路”与人才培养问题成为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方向,国内一大批聚焦“一带一路”建设与人才培养的智库出现在大众视野之中,从各领域为“一带一路”建言献策。

作为新中国成立后最早建立的海事类高等院校,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江苏海院”)经过65年的发展,为国家乃至世界的航运业发展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也成为了当今海事类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2016年11月20日,江苏海院发起成立了“一带一路”应用型海事人才研究院,即“B&R海事人才院”(以下简称研究院),加强对“一带一路”应用型海事人才需求和培养的研究,推动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海事教育的互利合作,为服务国家战略搭建应用型海事人才研究、咨询、交流与国际合作的平台。研究院自启动筹建以来,已明确了发展定位,完善了机构设置,形成了稳定的专家咨询团队、工作团队和研究团队。

“一带一路”倡议给“B&R海事人才院”发展带来了众多机遇,但研究院处于成长期,建设任务艰巨。科学谋划研究院未来的发展大计,明确发展的目标定位、战略任务,对“B&R海事人才院”尽快成为为政府决策和沿线区域、国家发展战略提供政策咨询和技术方案的新型智库至关重要。“B&R海事人才院”发展规划(2017-2020),依据研究院章程,主要阐明未来几年研究院发展总体目标、重点任务和发展思路,对明确研究院努力方向,提升决策咨询水平、开创工作局面,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目  录

一、时代背景....................................................... 1

二、使命与愿景..................................................... 1

三、发展目标....................................................... 2

(一)总体目标.................................................. 2

(二)具体目标.................................................. 3

四、重点任务....................................................... 4

(一)打造两个团队.............................................. 4

(二)着力三个重点.............................................. 4

(三)聚焦四大领域.............................................. 5

(四)形成五大成果.............................................. 5

五、对外交流与合作................................................. 7

(一)与政府、官方机构的交流与合作.............................. 7

(二)与优秀智库机构的交流与合作................................ 7

(三)与高层次高校、研究机构的交流与合作........................ 7

(四)与相关企业的交流与合作.................................... 7

(五)与媒体的交流与合作........................................ 8

六、对外宣传与自身建设............................................. 8

(一)对外宣传.................................................. 8

(二)自身建设.................................................. 8



一、时代背景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形成全方位开放新格局”的战略规划,这是促进区域经济合作和繁荣,加强不同文化交流和团结,造福人类的伟大战略。2015年1月,中央颁布《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中国特色智库建设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作为“思想工厂”的智库在解决行业难题、应对全球化挑战、为政府提供决策咨询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2015年11月,江苏省委省政府印发了《关于加强江苏新型智库建设的实施意见》,要求充分发挥高校学科齐全、人才密集和对外交流广泛的优势,深入实施中国特色高校新型智库建设的推进计划,重点建设一批全球和区域问题建设基地。众多领域的智库如火如荼,中国智库进入大发展时代。

2016年7月,教育部印发了《推动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文件,进一步明确了教育在实施“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定位,要围绕“一带一路”重点共建的“五通”提供民心相通、人才支撑两个方面的支撑。海事人才培养与开发,在共建“一带一路”和航运业发展过程中发挥着基础性、全局性和先导性的重要作用,为“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的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提供支撑。然而,“一带一路”建设实施过程中,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国际化应用型人才不足。未来的较长时期,应用型海事人才是新丝路建设的刚性需求。海事类高等学校具有国际化办学的传统和优势,理应担负国家战略的使命和责任,提供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为国家战略的顺利实施提供有力的资政建议。

2017年5月14日至15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成功举行。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首倡主办的层级最高、规模最大的主场外交活动,是中国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显著提升的重要标志。29位外国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3位重要国际组织负责人出席圆桌峰会,多国高级官员出席开幕式和高级别会议等活动。与会代表来自五大洲130多个国家和70多个国际组织,总数约1500人,嘉宾云集、盛况空前,凸显“中国倡议、全球响应、世界共赢”的积极成效,成为“一带一路”建设和国际合作进程中的一座里程碑。  

二、使命与愿景

“一带一路”建设旨在通过经济政策协调、要素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和市场深度融合,以共同利益推动沿线各国的经济繁荣与区域经济合作,加强不同文明交流互鉴,促进世界和平发展。在这一世纪性系统大工程中,我国教育特别是高等职业教育如何担当起应该担当的使命,以更加主动的姿态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教育合作发展,培养出宏大的应用型人才队伍,适应和引领“一带一路”建设,并且在这一伟大进程中做强自身,促进高等教育强国建设,需要我们认真思考、持续实践。

教育部印发《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中指出:教育为国家富强、民族繁荣、人民幸福之本,在共建“一带一路”中具有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一带一路”应用型海事人才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致力于建成为政府决策和沿线区域、国家发展战略提供咨询的新型智库;致力于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应用型海事院校和机构的多元合作;致力于为社会与经济发展培养国际化应用型海事人才。

三、发展目标

(一)总体目标

 研究院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发挥江苏海院航海、航运、港建、造船、海工、信息、贸易、外语、旅游等专业优势和相关单位品牌、网络、技术、资金等优势,共同搭建“立足江苏、辐射全国、联通沿线国家”,直接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提供高素质应用型海事人才服务的研究、交流与咨询平台。

研究院秉持“开放、合作、联通、共享”的理念,积极整合高校、企业和社会各方面资源,以“一带一路”应用型海事人才开发问题为导向、以专题性研究和学术论坛为载体、以行业企业基金和核心团队建设为保障,形成具有影响力和高转化率的研究成果,到2020年建设成为政府决策和沿线区域、国家发展战略提供咨询的高校新型智库。

同时,通过研究院这一跨国界、跨区域、跨领域、跨行业、跨学科、跨专业的综合研究平台,创新“互联网+教育”模式,推动国际间跨院校和机构的多元合作,共同促进相关学科专业建设、人才培养质量和科研水平的整体提升,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大批高素质应用型海事人才。

(二)具体目标

研究院到2020年的具体发展目标包括治理结构、智库资源、智库成果、智库活动四个方面,具体指标如下表。

一级指标

代码

二级指标

代码

量化指标

治理结构

M

院务委员会

M1

1

专家咨询委员会

M2

1

研究团队

M3

≥4个

工作团队

M4

4

管理制度

M5

≥4项

智库资源

R

年度预算

R1

≥50万元

科研人员

R2

≥30人

行政人员

R3

≥4人

办公场地

R4

≥50㎡

中文网站

R5

1

英文网站

R6

1

微信公众号

R7

1

官方微博

R8

1

智库成果

P

决策咨询报告

P1

≥4份

论著

P2

≥2本

中央媒体文章

P3

≥6篇

科研课题

P4

≥12项

研究报告

P5

≥16份

论文集

P6

≥4本

成果画册

P7

≥4本

智库活动

A

主办承办国际会议

A1

≥2次

主办承办国内会议

A2

≥2次

年度主办学术沙龙

A3

≥6次

年度外出参加学术活动

A4

≥20人次

年度外出参加培训研修

A5

≥10人次

组建跨国教育联盟

A6

1

(参照CTTI来源智库MRPA指标测评体系)

四、重点任务

未来几年,研究院的重点任务可以概括为“二三四五”,即打造两个团队、着力三个重点、聚焦四大领域、形成五大成果

(一)打造两个团队

1.工作团队

研究院组建秘书处、学术部、推广部、国际部四大工作团队,聘请专兼职工作人员,建立常态化运作机制,为研究院学术沙龙、项目调研、学术研究、学术会议、对外交流、成果发布、宣传推广等各项组织活动搭建平台、提供保障。

2.研究团队

研究院着力打造一支以江苏海院航海、轮机、电气、船舶、海工、航运、信息、旅游、教育、管理等十多个学科领域青年研究人员为主体的创新务实的研究团队,并聘请一批来自政府、企业、院校和研究机构的知名专家学者作为兼职研究员,提升研究院的综合研究能力。同时构建一支高层次高水平的专家队伍,指导、助推研究院的工作开展,扩大研究院的影响力。

(二)着力三个重点

1.新型特色智库建设

以服务“一带一路”建设为总目标,围绕应用型海事人才的需求与供给、应用型海事人才培养的改革与创新、应用型海事人才培养的国际合作等重点领域,坚持问题导向、项目载体、成果检验的工作方针,开展全面研究、系统研究、跟踪研究、长期研究,不断拓展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努力形成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提出科学性、客观性、可行性的政策主张,培育2-3个在国外内外有口碑、有影响、有特色的决策咨询研究品牌,努力建成为政府决策和为“一带一路”沿线区域、国家发展战略提供政策咨询和技术方案的高校新型特色智库。

2.国际论坛平台搭建

以“一带一路”建设与“应用型海事人才培养”为主题,定期举办具有一定规模的国际论坛,邀请“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海事教育机构、航运企业,以及国内外海事领域有行业影响力的代表性人物、专家学者作为嘉宾,围绕“一带一路”建设与应用型海事人才培养方面的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开展研讨,展开对话,形成共识,达成合作,努力打造海事教育领域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国际论坛品牌。

3.跨国教育联盟组织

到2020年,组建涵盖至少20所由“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海事类院校及企业组成的跨国教育联盟,建立健全联盟的管理和运行机制,推进联盟成员间的协同创新,加强联盟高校间、校企间、科研机构及科研人员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申报国际科研合作项目,联合开展科学研究,参与行业标准制定或修订,并探索开展多种形式的多边、双边联合办学。

(三)聚焦四大领域

1.一带一路建设以及中国与其他各国政策和发展动态研究

研究重点为“一带一路”建设的主要构想、建设重点、具体行动与有关政策;沿线各国的基本情况、参与情况、促进与支持政策、相关行动;“一带一路”建设进展、成效、问题,国内各领域的行动与跟进动态等。

2.一带一路背景下应用型海事人才需求与供给研究

研究重点为“一带一路”建设对应用型海事人才的需求与供给可能产生的影响;沿线国家海事类院校办学情况与应用型海事人才培养现状;“一带一路”背景下应用型海事人才培养的改革与创新等。

3.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应用型海事人才培养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研究

研究重点为我国与沿线国家的交往及其对跨国教育合作的影响;“一带一路”应用型海事人才国际教育合作的切入点与合作机制;推动沿线各个国家国际教育合作的有效途径和方案等。

4. 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与我省航运业发展相关问题的研究

研究重点为“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航运业面临的机遇、挑战、对策与国家政策支持;江苏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历史方位及其发展战略;“一带一路”背景下应用型海事类高校的转型发展与改革创新等。

(四)形成五大成果

1.产出一批具有影响力的智库成果

聚力创新,聚焦发展,发挥研究院的智力优势与智库作用,完成一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定期发布“一带一路”应用型海事人才的研究数据与报告,建立专业大数据库,提交供政府及行业主管部门作重要参考的决策咨询报告,以产教融合助推人才培养的内涵提升,以协同创新助力产业的转型升级,最终形成一批理论价值高、实践作用强,得到行业广泛公认的智库成果。

2.建成一个可持续发展的论坛平台

政策沟通,教育融通,定期举办“一带一路”应用型海事人才研究的国际论坛,搭建交流平台,传递中国声音,集聚境内外学术资源,发挥各方研究专长,开展理性对话,丰富交流形式,互为借鉴,互联互通,凝聚共识,共谋发展,建立国内首个“一带一路”应用型海事人才领域的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论坛。

3.促进跨国教育联盟成员的合作发展

兼容并蓄,合作共赢,发起建立首个由“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应用型海事人才研究领域的国内外院校、企业和机构组成的跨国教育联盟,畅通对接渠道,建立长效机制,共同促进航运产业的繁荣和发展,促进适应“一带一路”建设要求的应用型海事人才培养的量增质长,促进联盟院校、机构与行业、企业的产教融合,发挥联盟的纽带与枢纽作用,实现资源共享,共同发展。

4.培养出一批崭露头角的领军人才

专兼结合,分类聘用,尊重人才的脑力劳动和智慧贡献,建立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激励机制。广开门路汇聚人才,多措并举提升人才,绩效导向激励人才。以人为本,以才为重,创新智库人才管理的旋转门模式,引进一批具有高理论学术素养的智库专家;适应新型智库发展的要求,加强智库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逐步造就一支专业化、职业化、国际化的智库专家队伍,培养出一批在本专业领域内锐意进取、崭露头角的领军型人才。

5.跻身全国高校百强新型智库行列

品牌引领,特色发展,注重研究内容创新,提升智库产品质量,做好顶层设计,完善内部治理,注重建章立制,健全运行机制,有效筹措资金,实现多点突破。充分利用一院(研究院)、一论坛(国际论坛)、一联盟(教育联盟)、一网(网站)、一号(微信公众号)、一刊(研究报告)、一册(成果画册)等,开展学术交流,发布决策咨询成果,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注重成果的专业化开发,集成式运用、全方位转化,最终成为跻身于全国百强高校新型智库行列的特色智库。

五、对外交流与合作

(一)与政府、官方机构的交流与合作

加强与国际海事组织、国家商务部、交通部国家海事局、外交部,江苏省外办、教育厅、交通厅、科技厅、商务厅、海洋渔业局、沿海开发办公室、省委研究室、省政府参事室,以及南京市有关部门的联络沟通,建立常态化交流机制,及时了解政府机构的相关信息和需求,以服务于政府的对策性问题、政策性问题和战略性问题研究作为主要研究任务。采取选题征集函、专家咨询报告、学术研讨沙龙、共同实地调研、数据在线共享等形式定期开展合作研究,搭建互联互通的信息共享平台,畅通信息获取及反馈渠道。

(二)与优秀智库机构的交流与合作

建立与中国教育智库联盟、“一带一路”智库合作联盟、南京大学中国智库研究与评价中心、光明日报智库研究与发布中心、一带一路百人论坛、中国“一带一路”研究院等国内外知名智库交流合作机制,采取信息资料交流、人员培训、联合研究、专题研讨、合作开展项目研究等多种形式,深入开展富有实效的交流合作,共建智库之间的协作网络,加强研究院能力建设,提升研究院的影响力。

(三)与高层次高校、研究机构的交流与合作

加强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江苏省社会科学研究院、武汉大学经济外交研究中心、南京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大连海事大学、上海海事大学等高层次高校、研究机构的交流与合作,扩大研究团队的研究视野和视角,提升研究与创新能力,使研究团队有机会参与更高水平课题的研究,提高研究院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总体能力。联合高层次高校、研究机构共同举办“一带一路”应用型海事人才培养为主题的国际论坛及中国东盟海事教育校长论坛,进一步深化我校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间的教育交流与合作。

(四)与相关企业的交流与合作

积极与相关跨国企业开展校企合作,了解企业在响应“一带一路”发展中对人才的需求。充分发挥学校航海高等职业教育的资源优势,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国际背景和专业能力的综合化人才。合理配置人才资源,推进人才“走出去”与就地“取才”相结合,通过留学生教育和海外办学,为走出去企业培养本土化人才。与企业合作开展人才战略研究,为企业特别是航运企业服务“一带一路”建设提供人才解决方案。

(五)与媒体的交流与合作

加强与《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国交通报》、中国教育智库网、中国海事网等主流媒体的交流与合作,发挥各自优势,共同开展问卷调查、深度采访、信息发布的活动,提升研究院的辐射、推广领域和能力,强化品牌塑造,促进成果转化与应用。

六、对外宣传与自身建设

(一)对外宣传

建立“一带一路”应用型海事人才研究信息资源中心,完善研究院宣传媒体,包含中英文网站、微信公众号的宣传设计,确保正常运行和日常维护。拓宽成果宣传渠道,通过定期发布新闻报道、研究动态、成果集萃等形式,及时传播研究院的研究进展和学术动态,推荐研究院各研究团队的显性成果,介绍“一带一路”领域国际海事资讯,提升成果宣传效率。

(二)自身建设

   ——崇尚学术自由。研究院聚焦“一带一路”背景下应用型海事人才的理论和现实问题,坚持需求导向、项目导向、结果导向,组织开展智库研讨、高层交往、能力建设和专题研究,倡导学术自由,鼓励改革创新。研究院各团队及研究人员立足自身学科所长,按照课题、项目及任务进行组合衔接,建立开放共享的智库研究模式,开展多学科交叉研究,采用合作式、探究式、辨析式等多样化方法,通过学术沙龙、专家报告会等活动活跃学术氛围,开展专业研讨,通过培训学习、实地调研等活动开拓学术视野,拓展合作资源。

   ——倡导严谨学风。研究院的建设与发展坚持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研究活动坚持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尊重科学规律,鼓励大胆探索。规范政策研究,提高资政的科学性;加强应用研究,强化指导实践功能;加强比较研究的针对性,重视本土化实践研究;创新研究方法,加强实证研究。人才是智库之基,研究院将着力培育核心团队,打造德才兼备的人才队伍,致力于产生一批具有原创性的基础研究成果,形成一批具有标志性的应用研究成果,在行业重点建设和关键发展领域中发挥重要作用,在规划对接、政策协调、机制设计上做好政府的参谋和助手,在理念传播、政策解读、合作交流上做好桥梁和纽带。

   ——强化规范管理。研究院以国家和行业重大发展战略为导向,瞄准国际学术前沿,加强顶层设计和战略规划,对标一流高校智库发展模式,建设特色鲜明的全国高校百强新型智库。优化组织机构,完善内部治理,注重建章立制,健全运行机制,做好人财物等资源的统筹管理,有计划、有重点地开展学术交流,夯实在治理结构、智库资源、智库成果、智库活动等方面的建设基础。加快推进自身体制机制改革,在科研运行保障、组织模式、绩效评价等方面探索创新,遵循科研活动规律,创造宽松的创新环境,大力支持科技创新。各团队将明确责任,分工协作,强化担当,精心组织,在工作中做到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协调,眼前与长远相统筹,局部与全局相配套,突破与渐进相衔接。

   ——树立国际视野。“一带一路”倡议之中,中国与沿线国家依托海上合作,发展海上贸易、互联互通和海洋经济,打造支点港口,维护海上大通道的安全畅通,同时开展海洋科技、生态环境保护、防灾减灾、海上执法安全等多领域合作。研究院就“一带一路”建设、应用型海事人才培养、海事人才培养的改革与政策建议等重大课题开展研究,努力成为为政府决策和沿线区域、国家发展战略提供政策咨询和技术方案的新型智库。通过研究院这一跨国界、跨区域、跨领域、跨行业、跨学科、跨专业的新型智库,积极开展与政府、官方机构,优秀智库机构,高层次高校、研究机构,相关企业和媒体的交流与合作,建设可持续发展的伙计论坛平台,开展国际和区域层面的研讨对话,促进跨国教育联盟成员的紧密合作,分享有价值的理念、政策与实践成果

——彰显文化特色。“一带一路”倡议以共商、共建、共享为原则,顺应并助推全球化、世界多极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与各国互联互通、包容互鉴、互利共赢的时代潮流。“一带一路”建设为海运、教育、商贸、文化、旅游等活动带来了机遇,也为多层次、多领域的人文交流合作、文明互学互鉴和文化融合创新提供了平台。研究院本着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指导精神,开展理论与实践研究,秉承“海涵地负,德诚致远”的校训,坚持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打造中国特色的海洋文化传承创新平台,引领和传播蓝色海洋文化和航海精神,服务国家战略,聚焦海事特色,推动海事科技与文化进步。